查看原文
其他

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项目宜都港码头开启全面运行

掌上宜都 2021-07-08


好消息!宜都港集装箱业务开通运营这标志着宜都港码头全面运行宜都货物真正开启“通江达海”时代随着装载玉米的集装箱在湖北交投宜都港3#集装箱专用泊位平台缓缓落下,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要项目宜都港的集装箱业务于6日正式开通运营,也标志着宜都港码头开启全面运行。



近年来,三峡船闸通航压力逐年递增。数据显示,2019年,三峡船闸过闸货运量1.46亿吨,是三峡水库蓄水前该河段年最高货运量1800万吨的8.1倍。为缓解三峡船闸通航压力,宜昌市谋划提出建设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根据《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宜昌将在长江以南新建三峡枢纽茅坪港疏港铁路、翻坝运输管道;在长江以北新建翻坝高速公路,并沿江布局茅坪港、宜都港、白洋港、枝城港、云池港、七星台港6座港口。

宜都港红花套作业区综合码头于2019年8月投入试运行,共有4个泊位,其中停靠3000吨级(兼靠5000吨级)货船的多用途泊位1个,停靠3000吨级货船的件杂货泊位2个,停靠800车位滚装船的商品车滚装泊位1个,年设计吞吐量为161万吨,商品车15万辆。

据介绍,作为宜昌市首个智能码头,宜都港拥有智能远控系统,码头作业区可实现场地内无人值守,装卸工作均在中控室内远程操控完成。该码头将与已投用的茅坪港区、白洋港区,以及正在建设的太平溪港区等港口构成较完备的水上翻坝节点。



当天,首批集装箱业务来自宜都市九鼎牧业有限公司的原料运输,共120个集装箱、3200吨玉米,从辽宁省营口港出发,经上海、武汉江海中转,抵达宜都港。

下一步,宜都港将积极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加快运营工作向智能化迈进,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完善三峡枢纽多式联运体系提供水运保障。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欢迎转发点赞,转载务必标明来源

部分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编审 | 刘瑞  朱玉捷

审核 | 章黎  陈昱池

监制 | 陈登良

喜欢这篇文章,点亮“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